电子邮箱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威景文化公众号
理想艺人缺位下的中国产物
来源: | 作者:sfeweb | 发布时间: 2013-04-01 | 25146 次浏览 | 分享到:
10年前的4月1日,噩耗传来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又是个蹩脚的愚人节段子。而当消息确认的那一刻起,作为艺人的张国荣逝去,作为偶像的张国荣则开始迈入神堂。十年间,张国荣的人气没有因肉身的消逝而跌落,反而因为影像的定格而历久弥高。如今提起张国荣,听到的是一片赞誉:歌影双绝,才艺俱佳,人品道德样样模范。更有甚者,把"哥哥"推到了一个近乎神话的高度。为什么他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如今的明星为什么不行?死亡对他的"封神"之路有没有影响?当下缺少优质偶像是不是一件坏事?
“哥哥”十年封神路

从优质偶像到神话象征

回顾张国荣,基本可以由他的死而分为两段。在第一段里,他是一个老牌香港艺人,在一众香港艺人中并不鹤立鸡群。演唱方面,他和谭咏麟多年分庭抗礼,两人的粉丝渐渐从互相欣赏到打得不可开交,最终迫使两人分别宣布不再领取歌曲类奖项。在演戏方面,他出道时常以配角出场。当时他与同期出道的艺人陈百强交好,但在发展上落后于陈。一起拍戏,总是陈百强演主角,正面角色,张国荣演配角,反面角色。陈百强收到的是观众的欢呼和喝彩,属于张国荣的一份却是痛恨和辱骂。经过多年磨练,演技达到一流,但面对另一位表演高手梁朝伟时,总是力不从心。张国荣的演技巅峰——《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在戛纳电影节一票之差没能拿到影帝,而梁朝伟则凭《花样年华》得到;在香港本土,张国荣凭《阿飞正传》拿过一次影帝,而梁朝伟拿过五次。甚至张国荣刚刚去世的2003年颁奖礼,拿影帝的也不是张国荣,而是《无间道》中的梁朝伟。简而言之,从成就来看,张国荣是一线明星,但称不上超越其他人的存在。

杭州上天竺法喜寺地藏殿"哥哥"张国荣的牌位


然而随着他的去世,无数的同情与怜惜在张国荣的粉丝间蔓延开来,并波及到他的粉丝以外。公允地讲,粉丝对他的同情完全可以理解。童年亲情的缺失,盛年声名的负累,中年抑郁的折磨,终生性向的羁绊,这所有的一切随着2003年4月1日的纵身一跃,在他的粉丝心中彻底爆发,形成一股难以割舍的情感。当年的舆论环境不比如今,敢于公开出柜,是要冒着相当大的风险的。张国荣后来严重的抑郁症,很难说与他公开同性恋身份所带来的压力无关。十年过去了,舆论环境也在变化,现在同性恋身份在一些圈子和场合下,人们不但不羞于出口,反而为这个身份而欣喜。这种态度上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很多粉丝都在假设:如果当年的环境像现在一样宽松,也许"哥哥"的抑郁会减轻不少,或许就不会走上绝路。

粉丝的执着带动的是媒体的跟进。每年4月1日,各种媒体都会在显要位置放上纪念张国荣的策划(比如您现在正在看到的本专题),每一轮的纪念都会吸引一批新人成为"荣迷"。在死者为大的古训下,人们自动屏蔽了张国荣的不好,而只记得他的好。每年荣迷的各种纪念活动都会令人称叹不已。年复一年,张国荣也一步步从一线明星进化到全优偶像,继而登入神坛,成了众粉丝顶礼膜拜的神话一般的人物。

"死者为大"助推已逝明星神化过程

"死者为大"虽是中国古训,但在全球范围内看,也是一种常态。在美国文化中,全民偶像"猫王",性感的代名词梦露,象征反叛不羁的青年偶像詹姆斯·迪恩,还有刚刚去世的迈克尔·杰克逊。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英年早逝,并在死后得到了更大荣誉的例子。

图为2012年4月1日,山西省太原市"荣迷"自发组织的纪念张国荣活动


就拿咱们最熟悉的迈克尔·杰克逊来说。此君生前评价两极,爱他的把他称为几十年一遇的天王偶像,恨他的则揪着他的换肤、易装、恋童等花边新闻不放。但是所有的这些,都在他死后被疏导为正向评价:他是一位对流行文化有着巨大贡献的人,前无古人,后可能也无来者了。2012年官方公布迈克尔·杰克逊唱片销量已接近10亿张,远超披头士、猫王。在数字音乐大潮已经兴起的当下,这个唱片记录可能将会成为永久的记录。


     从猫王、杰克逊的例子不难发现,死亡对大多数明星来说意味着被人遗忘,而对少数成为文化现象的明星来说,死亡会让他被人们永久铭记。此时又有了另一个问题,当下的明星,会成为这种被膜拜的文化现象级的明星吗?


对张国荣的纪念,也是对当下的无奈

大陆经济强盛的副产品:粤语偶像绝迹
     我们的看法是,当今的文化生态下,已经很难诞生如张国荣一样的"神级偶像"。遥想30年前,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大陆人第一次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在文化娱乐领域,港台明星对大陆年轻人的冲击,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虽然当时香港唱片业几无原创可言,以翻唱日本歌为主业,但用来忽悠没见过世面的大陆人绰绰有余。从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到四大天王、Beyond,一批批操着粤语的明星被大陆人所认识。在8、90年代,即使有香港明星一句普通话不会说,仍然可以在大陆赢得无数少男少女的热爱。在那时,会说粤语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其时髦程度不亚于如今说一口流利的伦敦腔英语。


重庆的张国荣纪念活动,全场"荣迷"起立,举起"L"型(张国荣英文名Leslie的首字母)手势,齐声呼唤"张国荣,我们爱你。"

      俗话说,文化是经济的晴雨表。美国文化之所以风行全球,不过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在全世界一家独大。大陆和港台的文化倾斜亦如此。随着近年来大陆经济飞速发展,大陆的文化娱乐也在逐步强势起来。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香港影星来大陆拍电视剧,一个个香港导演来大陆拍片、开工作室,一个个香港歌手用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听懂的普通话竭力地跟大陆粉丝套近乎。大陆经济的强势,让香港明星用脚投票——来大陆发展,用嘴发声——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已经很难说出哪怕一个歌手是只唱粤语歌不唱国语歌,更是找不到任何一个红得发紫的香港明星是国语说不利落的。随着大陆经济的强盛,"粤语偶像"在大陆青年眼中消失了。

传媒发达的副产品:"优质偶像"绝迹

     "优质偶像"这个词是从王力宏开始的。这个词究竟是出自他的宣传团队还是粉丝,已不可考。他小心翼翼保护着自己的名声,出道15年,google搜索"王力宏",3000万条结果。春晚之后,"找力宏"成了流行词,至今google搜索已有300多万条结果。一条八卦在一个多月中积累的搜索量能够达到一个明星辛苦15年积累搜索量的1/10,简单的数据已能够说明如今传媒介入文娱的力度


2012年4月1日香港纪念张国荣的场面


     如今传媒空前发达,自媒体亦空前发达。一个微博大v顶的上十家都市报,百家杂志的影响力。这种武装到牙齿的传媒包裹,让我们能够越来越趋近于真相。这对于传媒业一直游走于遮掩和擦边的中国来讲,是一大利好。这种传媒包裹应用到文化娱乐界,就是明星隐私越来越少,偶像越来越接近"正常人"。这对明星也是把双刃剑:你装,早晚有一天会暴露;你委屈,早晚有一天也能还一个公道。总而言之,靠包装而塑造出来的"高大全"型偶像不复存在了,经历了这么多年炒作洗礼的受众也明白:本来就没有什么高大全,也不靠偶像明星。这种心理基础下,诞生无瑕疵"优质偶像"的机会寥寥,从"优质偶像"紧急到"神级偶像"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

“有明星无偶像”是一种健康文娱环境

任何造神运动都是危险的,文娱圈同样如此
     那么,这种缺乏优质偶像,造成理想艺人稀缺乃至绝迹的现象,是不是好事呢?这个现在还不好下结论,因为没有偶像的童年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堪。但没有被"封神"的偶像,则应该称得上是一件好事。

      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没有神,起码我们没见过神。我国历史上把偶像神化的事情发生过多次,结果都不怎么好。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训,得到的是一句粗浅的道理:任何造神运动都是危险的,任何人也不应该被神化。虽说娱乐明星偶像化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但把一个人物神化也是不可取的。理性地说,张国荣的被神化是包括"荣迷"在内的群体自发推动的,媒体在其中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非主导。公众对张国荣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神化张国荣的过程,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可复制性不高。传媒的发达把这种可复制性又降低了不少。从拒绝神化名人的角度讲,这是一件好事。


成都目前有数百名"荣迷",年龄从10多岁到50多岁不等,"荣迷"们每年都要自发组织纪念活动


选影星当总统vs把演员当神医
     可能有人觉得我小题大做,甚至危言耸听:不就是喜欢一个艺人吗,至于扯上"封神"这种词吗?那好,举几个例子吧。我们的近邻菲律宾从1998年至今的这十几年来,三次总统大选均有电影明星参与。1998年,以演英雄硬汉著称的著名电影明星埃斯特拉达在菲律宾大选中胜出,当选菲律宾第13任总统。然而仅仅两年多后,他就因贪腐被赶下台。2004年大选中,以饰演"贫穷没落人民的英雄"著称的知名影星费尔南多·波因参选总统,挑战当值总统阿罗约,最后仅输了不到10%的票。又过了六年,那个因贪腐被赶下台的埃斯特拉达在被特赦后又一次参加了总统大选,仍然拿下了得票率第二的成绩。

     无独有偶,现任海地总统米歇尔·马尔泰利,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歌星,以夸张假发、苏格兰呢裙的舞台形象和带有政治味的海地孔帕音乐走红歌坛,被粉丝们称为"甜米基"。在2011年参加总统大选前,马尔泰利都以奇异的舞台表演闻名,包括男扮女装、穿婴儿尿布,甚至脱裤子取乐观众。就是这么一位从无行政经验的家伙,在49岁这一年参加了总统大选,并成功当选。
  
      在菲律宾,电影、电视是大众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人们很容易把电影电视里的英雄人物,逆袭屌丝当成偶像来崇拜,继而把他神化,甚至把改编自身困境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这就像把扮演神医的演员当成神医,希望他能治好自己的病一样荒诞不经。然而在那样特定的环境下,影帝当总统这样的事就真的这样发生了。


         2013年3月27日,香港,张国荣逝世10周年各地陆续准备纪念活动,目前已有超过两百万的纸鹤被送到香港,志愿者们在时代广场整理这些从世界各地寄来的千纸鹤。张国荣经纪人陈淑芬已经提交吉尼斯记录,等着吉尼斯官方验收。

      也许有人会说,美国也有演员当总统!演员出身的里根总统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总统之一。这里有一个判断标准:你把票投给这个影星,是因为他是个治国能手,还是因为他是个影星?不错,里根是当过演员,但他的从影之路并不顺畅,充其量不过是个三流演员。但他却有非常强的人格魅力和组织能力,从演员工会主席的岗位上开启从政之路,一步步做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继而当选总统。可以说里根参选总统时,"演员"只是他的经历之一,而非海地总统马尔泰利那样,直到参选总统前还是个"谐星"。

      说菲律宾和海地总统的事,无非是想说明星被神化后,可能发生的一种结果。并不是说咱们也会像他们一样,而是说这种把普通人拔高到非正常的高度,并在他身上寄托不合理的希望的做法,值得警惕,最好避免。
结束语:崇拜一个偶像的确不需要过多理性,但当我们过多渲染他并将之祭上神坛,而作为真实的人的那一面却被忽略,是否会令他有所失望?这个时代容易造神,最大的欣赏即是理解并愿意接受真相。

读者留言

  请不要发表违法违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