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威景文化公众号
艺术电影:艰难的商业化
来源: | 作者:sfeweb | 发布时间: 2009-04-08 | 6214 次浏览 | 分享到:
  2005年上半年似乎是中国新生代导演颇为风光的半年:顾长卫的导演处女作《孔雀》柏林开屏,喜获银熊;徐静蕾的第二部导演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获得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银贝壳奖;贾樟柯期盼8年,终于走出"地下"状态,《世界》高调公映;王小帅的《青红》扬眉威尼斯电影节,得到评委会大奖,借此机会,《青红》在国内提前上映,王小帅作品第一次进入院线。

  多年以来,艺术电影得不到国内市场的肯定,无法突破体制的壁垒,只好“剑走偏锋”,频频游走于各大国际电影节。多年的坚持和磨砺,眼下似乎离收获的季节越来越近了,冰封了十数年的《十七岁的单车》在国内的解禁是一个信号,《孔雀》、《世界》的相继获奖是一个信号,《可可西里》的全民肯定,更是一个信号。

  的确,2005年的中国艺术电影似乎有回暖的趋势。但当我们为这些新生代导演喝彩的同时,盘点市场,却颇为失望。虽然这些作品为国内电影界、评论界直至国际电影界所认同,但大部分作品观众寥寥,票房不佳甚至惨淡。中国90%的导演拍艺术片,10%的导演拍商业片,这是现状。我们一直说中国电影市场低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艺术电影的惨淡。

  难道艺术电影不适合在当下中国电影的环境中生存?艺术电影真的不能承受商业化之重?

   艺术电影的尴尬

  在新生代导演们曾经受过的教育中,"电影是艺术"已深植其脑海中,成为不可动摇的信念。伯格曼、布努艾尔、特吕弗、阿仑。霄乃、安东尼奥尼、费里尼、戈达尔……是他们崇拜的偶像大师,大师晦涩极致的影像语言被"第六代"奉为经典,大师博大深奥的心灵世界是"第六代"追寻的目标。他们一直以大师为楷模,迷恋于自我小世界。他们的镜头无一例外地对准自身狭小的生活圈子里的另类生活。其作品与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相距甚远,加之先锋的电影技法。因此难得共鸣。失去国内生存市场的第六代迅速分裂为"地上"、"地下"两个世界。"地下"的张元、王小帅、贾樟柯等人越跑越远。"地上"的路学长孤军奋战,《长大成人》最终以不俗的票房,给第六代摘去"十万导演"的帽子,张扬则用飞扬的青春创造了第六代导演的票房神话,《爱情麻辣烫》用300万的投资换回3000万的票房。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业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在产业化道路上一路飞奔。2004年是中国电影改革最为关键的一年,"产业"被摆到首位,外资被允许进入中国电影行业,并在影院改造上成效显著。面对这样宽松的政策环境,面对产业化的大趋势。中国电影导演队伍却呈青黄不接之势。第五代导演年过五旬,在艺术与商业上己达极致。此时第六代导演平均年龄还不到四十,最是年富力强。然而,目前他们又是一种什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