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威景文化公众号
林徽因与徐志摩:康桥时光成为她一生最爱
来源: | 作者:sfeweb | 发布时间: 2013-04-12 | 16561 次浏览 | 分享到:
那些日子,在连绵的雾濛和雨水不停的伦敦,在林徽因渴望着有一个人“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的孤寂时光里,徐志摩恰到好处地出现了。

文章摘自《三生三世 犹忆当时》 作者:白衣萧郎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林徽因与徐志摩:康桥时光成为她一生最爱


徐志摩


林徽因与徐志摩:康桥时光成为她一生最爱


林徽因

在徐志摩的浪漫春风吹拂下,林徽因这朵清丽出水的莲,终于微微地绽放了,她漂浮在青春的水面,摇曳着醉人的容颜。而他则成了那些日子里,被诗意浸染的晨露,在她清圆的翠盖上盈盈流转。

在青春最美的年华,与心仪的人邂逅在暮春之野,然后携手共赴一段红尘的浪漫,曾是无数少男少女梦寐以求的愿望。那些日子,在连绵的雾濛和雨水不停的伦敦,在林徽因渴望着有一个人“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的孤寂时光里,徐志摩恰到好处地出现了。自此,那段雨雾氤氲的英伦时光,便被诗意和浪漫浸淫,从此成为林徽因一生之中最为美好的记忆和诗篇。

父亲林长民四处游走和演说,依然是忙碌的。在遥远的异域伦敦,徐志摩则如邻家大哥哥一般,陪伴、照看着林徽因。他给她讲故乡的轶事和趣事,讲雨后的彩虹和用胭脂染制的诗笺。两颗孤寂的灵魂,有了渐渐的靠近。他们之间,原本就有着许多共同的话题,再加上地缘关系,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而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林的祖父在海宁做过官,而母亲又是浙江嘉兴人,毗邻海宁。江南的同一方山水滋润、养育了他们,人间的因缘际会又让他们在异域邂逅,他们在心理上有着他乡遇故知的欣喜,亦有着天生的默契与接近。

那些日子,在伦敦的雨雾迷城中,林徽因此前难以排遣的孤单和寂寞消失了。他们一起回忆家乡的故事,讨论欧洲的文艺和哲学。徐志摩的娓娓倾诉,宛如一股甘醇的清泉,汩汩地流进了林徽因干渴的心田。她被他滔滔不绝的演说和诙谐的语调吸引了,她所有的感情体验,包括慌乱的眩晕、喜悦和羞涩,都被他带动着。林徽因的好友费慰梅曾这样评说:“她是被徐志摩的性格、他的追求和他对她的热烈感情所迷住了……对他打开她的眼界和唤起她新的向往充满感激。”尽管彼时,她还分不清在她对徐志摩的感情里,到底有多少是纯粹的友情,又有多少是异性之间的倾慕和爱恋,但她却是实实在在地被他吸引住了。他的一个温暖眼神、一句浪漫话语,都能让她的心荡起无数的涟漪。

而心中活跃着浪漫主义激情的徐志摩,在和林徽因交往的过程中也惊奇地发现,林长民身边这个看似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不仅生得端庄秀丽,而且思维活跃、见识广阔,她对一般事务的理解和悟性,都远远超出了她的年龄。在她一颦一笑的外表下,还隐藏着聪慧、幽默、锐敏、追求独立和坚持己见等种种优良的内在品质。她“可爱的梨涡,解释了处女的梦境的欢喜,像一颗露珠,颤动的,在荷盘中闪烁着晨曦”!

他爱上了她清澈如水的眼眸,爱上了她清丽如莲的笑靥。她成了他心中的女神,诗意的化身。他在他的短诗《你去》中称她是“永远照彻我的心底”的“那颗不夜的明珠”。那段日子,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生活被“照着了一种奇异的月色”。他总是隔三岔五地去看望林徽因,而且每次都给她带来新鲜而有趣的话题。春水迢迢,山河滔滔,他对她的情感,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在徐志摩的浪漫春风吹拂下,林徽因这朵清丽出水的莲,终于微微地绽放了,她漂浮在青春的水面,摇曳着醉人的容颜。而他则成了那些日子里,被诗意浸染的晨露,在她清圆的翠盖上盈盈流转。他们起舞着、丰盈着,在青春最美的年华里,与天地和睦得、浑然一体。

他们的关系越发地热络起来,林长民不在家的日子,徐志摩经常逃课带林徽因去游玩。他们乘公共汽车从市区出发,穿过栗树浓荫覆盖的沙士顿小镇,穿过有着灰色墙皮的农舍,沿着开满艳红的罂粟和成群结对黛色牯牛的小路,去领略英格兰的田园风景。伦敦的街市、郊外的田野、剑桥的校园,都留下了他们快乐的身影。伦敦街头的灯光向晚,剑桥校园的夜色柔曼,他们那份相携的浪漫,如夜色一般在异域的天空里流转;但转瞬之间又化作了指间的流沙,挽不住年华,只留下一夕的温暖。

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故事,还有他们的那场康桥绝恋,曾让无数人动容,亦让无数人扼腕。在剑桥大学的校园,那条秀美的康河,曾见证了他们的美好,亦记下了他们的浪漫。他们在康桥的柳荫下谱写着依恋和浪漫,也在漫天的星辉里放舟和握别。在康桥涟起的柔波里,林徽因和徐志摩,两个被爱情点燃的少年,互为彼此的梦,亦互为彼此的诗。他们灵感乍现,尽情地抒写着生命的诗意与春天,生命亦呈现出最柔曼的质感。

那也是一段云上的日子,说起来就能让人心旌摇曳。他们一起手挽着手,沿着蜿蜒的小河一路向前,在累累的李荫下吃茶;他们倚偎着康桥的石栏,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钿的波纹,然后织一段彩虹的梦;也曾撑一竿竹篙,只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便将小船撑向他们那一潭青翠的梦中。他们以为他们的梦,从此就可以长驻在康桥,没有世俗纷扰,亦无离别相染。永永远远,都是他们梦中的期盼:风清月朗,花枝饱满。

诗意的康桥,柔曼的康桥,曾让每一个接近它的人的心,都变得清澈而柔软。林徽因和徐志摩诗人的气质、艺术家的潜质,也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启迪和开发。在这个期间和此后的漫长岁月里,他们创作了一首又一首多情而浪漫的诗篇。多年以后,徐志摩仍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但他的表述,似乎仍停留在表象。康桥留给世人最深的印象,依然是他们这场倾城的绝恋。若没有徐志摩与林徽因的这场浪漫,康桥依然不过是剑桥大学校园内,一条极普通的河流而已。

岁月流转,往事如烟。多年以后,徐志摩故地重游,过去的生活图景,在眼前又一幕幕地重现。感慨万千的徐志摩,在归国途中,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再别康桥》。尽管彼时,他们的人生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林徽因初嫁梁思成,而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后再娶了陆小曼。旧日的故事,自然再也不可能重演。但彼时的一幕一幕,那么深婉,那么真切地重现着。一次次叩问着诗人脆弱的灵魂。但痛楚无奈的徐志摩,也只能“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深夜里听到乐声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这是多年以后,林徽因写下的诗篇。从诗句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枝被爱情点燃的清莲,即便在多年以后时光的彼岸,她仍为“他”的一声乐声而心绪陡转,脸颊红染。那是一段旧梦,却又夜夜重现。他们在康河的柔波里相恋,又在康桥的金柳下握别。彼时的他爱得深刻,视她为心中的女神,是美和智慧的化身;而她则爱得明白,他爱的是一个理想的浪漫的化身,而她就是那个有“化身”气质的替身。也许他们此生注定,情深缘浅,只能是无奈的擦肩。但他们那场康桥绝恋,却把最真挚的美,留在了人间。

流水光阴,百年红尘。有人在岁月的渡口看一场花事盛衰;也有人在红尘的陌上等一份未知的邂逅。但我素知,不是所有的因缘,都能修得白首同心;亦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求得美好圆满。但他们的那份旷世绝恋,即便山河逆转、时隔经年,依然会深婉哀绝得如同眉间的朱砂,悱恻缠绵,醒目粲然。

读者留言

  请不要发表违法违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