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威景文化公众号
《红楼梦》,是传世经典还是拙劣之作?
来源: | 作者:sfeweb | 发布时间: 2013-12-17 | 25848 次浏览 | 分享到:
毫无疑问,《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再伟大的小说,也需要读者尊重心、审美力的参与,只有人与小说产生共鸣时,才能真正体会到艺术给心灵带来的那份巨大欢乐。

胡适早年称赞《红楼梦》是“自然主义的杰作”,晚年却突然改变态度,称《红楼梦》不仅思想性不强,文学技术也很差,这为后来许多附庸风雅者否定《红楼梦》提供了借口。

1、胡适的反戈一击

胡适晚年(1960年)对《红楼梦》的批评,主要体现在他给自己学生苏雪林的信中,其中有些话比较刻薄。

比如“在那一个浅陋而人人自命风流才士的背景里,《红楼梦》的见解与文学技术当然都不会高明到那儿去。”“我向来感觉,《红楼梦》比不上《儒林外史》;在文学技术上,《红楼梦》比不上《海上花列传》,也比不上《老残游记》。”

出乎胡适意料,苏雪林将这封信公开发表,胡适很快写信说明,有点“对不住曹雪芹”“都对他有点不公允”,但胡适强辩道,自己观点没错,但曹雪芹没写好是有种种原因的,应予体谅。

2、批《红楼梦》背后的种种恩怨

对胡适的突然转向,不少海外学者认为与胡适当时的心态有关。

大陆政权更迭后,胡适远避美国,本以为会受重用,但由于大量美国学者回国,各大学汉学教职人满为患,胡适只能谋到图书馆馆长的位置。他曾希望蒋介石叫他去台湾,但蒋介石日记中透露,蒋知道胡适有此意,却故意不回应。

孤悬海外10年后,胡适才到台湾出任“中研院”院长。虽然早年是“红学”研究权威,但后来疏离多年,上世纪50年代时,大陆曾组织学者批判胡适,其“红学”学术主张被大家公开嘲讽、恶骂,令胡颇为不悦。

到台湾后,胡适发现环境与自己的想象截然不同,自由受限外,学术空气腐朽封闭,胡适批《红楼梦》,可能别有深意。

学者周策纵、杨联陞曾表示,希望胡适别再谈《红楼梦》了。

3、胡适批《红楼梦》的深层原因

《红楼梦》中确实能找到“自然主义”“写实主义”“人的文学”的因素,但也很容易找出与之不同的地方,如果坚持认为“自然主义”“人的文学”是文学的最佳模板的话,那么,越深入读《红楼梦》,就越会发现其偏离之处,遗憾就会越来越大。

胡适对《红楼梦》有一种偏执,认为它是曹雪芹的“自传”,虽然他也同意小说有“虚构”,但总是将“事实的真实”而非“情感的真实”看成是小说的“金线”,所以他莫名其妙地认为《红楼梦》是讽刺小说,而讽刺力度不如《儒林外史》。

4、“正宗”眼里多谬误

在胡适的时代,《红楼梦》对西方影响很小,由于不理解书中的中国式幽默、中国古人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西方学者对《红楼梦》不屑一顾,他们看不出各人物、故事间的细微区别,认为它雷同、重复和啰嗦。

西方小说传统蔚为大观,优秀作品极多,令人自叹弗如,从而不自觉地认为这才是正宗,《红楼梦》好不好,只能取决于这个“正宗”的意见。

还有一层因素不容忽视,上世纪前半叶小说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以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为代表的写实主义逐渐退出主流,现代派后来居上。因为随着媒体技术进步,文学的写实能力已无法与电影等相提并论,“写实”不再是小说的核心价值,而卡夫卡为代表的“以文学为思考世界的工具”的主张成为主流。

在这个巨大转向的背景下,胡适难免无所适从。

三、究竟该怎么读懂《红楼梦》

虽然“红学”的价值值得肯定,但《红楼梦》毕竟是一部小说,不是学术著作,应该按“小说的逻辑”去理解,而从哲学、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必然会产生种种误会,总觉得曹雪芹没说出自己想说出来的话,许多问题“认识不到位”。

1、《红楼梦》超越了中国小说传统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种传统,一是说书艺人的谋生工具,二是文人游戏之作。不论哪种传统,都以故事为核心,除了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外,作者并无深意。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小说都是故事(Story),并非小说(Novel),所以我们没能诞生出小说的文本自觉、主题自觉和结构自觉。只要能把故事讲好,吸引人,作家就满足了,从没想过小说也是一种思考人生的角度。

在中国古小说史上,只有两本书超越了这个传统,一是董说的《西游补》,一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前者依然有很深的游戏痕迹,而后者则如天外来客一样,全面颠覆了中国小说的传统。

令后人好奇的是,在没有前人可借鉴的前提下,曹雪芹是怎么发现小说智慧的?为什么他一上来就能做得这么好?

2、王国维慧眼独具

真正发现这一点的,是王国维,他较早系统地提出《红楼梦》的主题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个说法现代人已不太熟悉了,用今天的语言,或者可以概括为“存在即虚无”。

贾宝玉含玉而生,这个玉代表“欲”,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欲望来到世间,在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个“天下第一淫人”。

一旦失了玉(欲),我们都会抓狂,表面看,贾宝玉可以在两大美女间自由选择,可结果却是,爱最终必然会失去,因为生命脆弱而短暂,因为我们会遗忘,会在无休止的重复与折磨中,变得麻木。

黛死钗嫁象征了人生永难圆满的命运,当贾宝玉决定出家时,他扔掉了曾经珍爱的“玉”(欲),说:我已经有了心,还要玉(欲)做什么。

读者留言

  请不要发表违法违规言论